WhatsApp 数据库安全性的演变
Posted: Wed May 21, 2025 5:59 am
WhatsApp在保护用户数据安全方面,采用了多层加密机制。聊天消息不仅在传输过程中使用端到端加密(E2EE),确保消息内容仅发送者和接收者可见,服务器无法解密;同时,存储在设备上的数据库文件也经过加密处理,防止本地数据泄露。
WhatsApp的加密体系中,身份关联存储(IPLS)使用硬件安全模块(HSM)和可审计密钥目录(AKD)来管理加密密钥,防止未授权访问联系人元数据。然而,2024年安全审计发现部分密钥在“锁定”状态下仍可被主机访问,存在潜在密钥提取风险。此外,消息会话加密中存在“nonce重用”问题,可能导致加密会话被破解。对此,WhatsApp已迅速升级加密协议,将AES-GCM替换为更安全的AES-GCM-SIV,增强抗攻击能力。
这种多层次的加密设计不仅保护了用户消息的机密性,也确保了数据在备份和多设备同步过程中的安全性。尽管如此,用户仍需注意设备安全,避免恶意软件和越狱行为带来的风险。
7. WhatsApp数据库安全漏洞与最新威胁分析 7.1 CVE-2025-30401:Windows版WhatsApp的文件伪装漏洞
2025年4月,WhatsApp Windows桌面版曝出一项严重 厄瓜多尔ws球迷 安全漏洞(CVE-2025-30401),该漏洞利用文件附件的MIME类型与文件扩展名不匹配的机制,允许攻击者通过伪装的恶意文件执行远程代码。攻击者发送的文件在WhatsApp中显示为无害图片或文档,但实际扩展名为可执行文件(如.exe),用户点击后即触发恶意代码运行。
此漏洞利用了用户对WhatsApp作为可信应用的信任及操作系统默认的文件打开方式,结合社会工程学诱骗用户执行恶意程序,可能导致间谍软件、勒索软件等攻击。Meta已在版本2.2450.6中修复该漏洞,强烈建议用户及时更新软件,并开启文件扩展名显示功能,避免打开可疑附件。
7.2 CVE-2025-30259:云端服务中PDF文件绕过沙箱保护
WhatsApp的加密体系中,身份关联存储(IPLS)使用硬件安全模块(HSM)和可审计密钥目录(AKD)来管理加密密钥,防止未授权访问联系人元数据。然而,2024年安全审计发现部分密钥在“锁定”状态下仍可被主机访问,存在潜在密钥提取风险。此外,消息会话加密中存在“nonce重用”问题,可能导致加密会话被破解。对此,WhatsApp已迅速升级加密协议,将AES-GCM替换为更安全的AES-GCM-SIV,增强抗攻击能力。
这种多层次的加密设计不仅保护了用户消息的机密性,也确保了数据在备份和多设备同步过程中的安全性。尽管如此,用户仍需注意设备安全,避免恶意软件和越狱行为带来的风险。
7. WhatsApp数据库安全漏洞与最新威胁分析 7.1 CVE-2025-30401:Windows版WhatsApp的文件伪装漏洞
2025年4月,WhatsApp Windows桌面版曝出一项严重 厄瓜多尔ws球迷 安全漏洞(CVE-2025-30401),该漏洞利用文件附件的MIME类型与文件扩展名不匹配的机制,允许攻击者通过伪装的恶意文件执行远程代码。攻击者发送的文件在WhatsApp中显示为无害图片或文档,但实际扩展名为可执行文件(如.exe),用户点击后即触发恶意代码运行。
此漏洞利用了用户对WhatsApp作为可信应用的信任及操作系统默认的文件打开方式,结合社会工程学诱骗用户执行恶意程序,可能导致间谍软件、勒索软件等攻击。Meta已在版本2.2450.6中修复该漏洞,强烈建议用户及时更新软件,并开启文件扩展名显示功能,避免打开可疑附件。
7.2 CVE-2025-30259:云端服务中PDF文件绕过沙箱保护